2008年通信产业年度十大新闻盘点
时间:2008-12-30
【赛迪网讯】2008年是我国通信业激荡发展的一年。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到电信重组,我国通信业进入了更为充分竞争的时代,3G大幕已经拉开;从汶川地震到金融危机,我国通信业应对危机、勇于承担的品质得到了检验。现在,站在岁末年初,回顾2008,我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中国电信业前行的脚步将更为有力。
1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起步
3月15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决定,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改委工业行业管理职责,国防科工委会核电管理以外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3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投票通过,原国家安监局局长李毅中当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任部长。
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挂牌。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仅可以推进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形成“大工业”和“大市场”的格局,便于国家加强对产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2 电信业第三次重组 均衡竞争格局初显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推进运营商“六合三”。
公告明确,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电信重组不仅响应了国家明确提出的,对特大型国有公司进行深化改革,通过产权优化、管理优化及必需的约束机制,使国有公司有充分的能力面对市场竞争,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成为中国电信产业整体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国际化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3 中国移动TD放号 实践3G承诺
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在北京等八城市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此举意味着中国3G--TD-SCDMA开始实质性商业试验网放号。截至今年10月,TD-SCDMA测试用户达到30万户。
据统计,中国移动提供奥运会的试验用户数为6万户,在开幕式当晚,北京有近7000名用户使用了TD网络,视频通话次数超过800次,中国移动实践了其3G承诺。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在不断大力推动TD-SCDMA的演进工作。6月,由中国移动等7家顶级运营商发起成立的NGMN组织将LTE作为了首选的3G后技术,其中就包括了中国主导形成的TD-LTE标准。
TD-SCDMA是我国自行提出,并自主完成,被国际认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发展TD-SCDMA对提高我国通信业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大意义,而TD-LTE的意义在于,它将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实现我国从通信标准的跟随者向领导者角色的转换。
4 中国电信1100亿收购C网 天翼开启全业务时代
三部委发布重组公告之后,中国电信于6月2日正式宣布,以1100亿元整体收购C网,其中438亿元用于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而母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则以662亿元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
10月1日,CDMA业务的经营主体由中国联通正式变更为中国电信,双方交割工作持续两月余完成。从11月起,中国电信“天翼”品牌在全国展开大规模推广。
作为移动通信的新军,中国电信打造的“天翼”品牌以满足客户的融合信息服务需求为宗旨,核心定位为“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中国电信将天翼瞄准在了移动互联网,其清晰的移动通信战略跃然而出。至此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电信行业的全业务时代已经开启。
5 新联通挂牌 电信业进入新时期
6月2日,中国联通(0762.HK)和中国网通(0906.HK)分别发布公告宣布,网通与联通以换股形式合并,合并交易总规模约为4391.67亿港元,约合3908.59亿元人民币。
10月15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正式合并,这标志着我国电信重组改革在资本市场层面的工作全部结束。
合并后的新联通公司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仍为中国联通。
此次合并交易于10月15日起生效,中国网通在当天从香港和纽约两地交易所摘牌退市,成为历史。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此我国电信业进入三家实力较为均衡的全业务运营商角逐的新时期。
6 基础设施共享政策出台 开启电信行业共赢之路
10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11月11日,中国电信青海公司与中国联通青海分公司正式签署《电信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通知下发后,全国电信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首例。12月10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合签署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仅有利于节省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出现,也将促使我国电信业竞争更符合市场规则、更有效,同时市场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将为我国电信行业进入3G时代打下坚实基础。
7 快!通信! 通信业联手抗震救灾
5·12汶川地震给通信线路和设施带来巨大损毁。最严重时,重灾地区通信全部受阻,全国骨干网络灾区方向话务剧增,网络拥塞。
面对突如其来灾情,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李毅中部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李毅中部长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各主要通信运营企业也高度重视抢修恢复和通信保障工作,主要领导均深入灾区一线。截至5月16日,受灾最严重的7个县全部恢复与外界的固定和移动通信,通信恢复的基本面得到控制和实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汶川地震,通信产业出动抢修人员达2.2万人。通信业不辱使命,勇担社会责任,为震灾中受难同胞架起了生命信号,向全国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8 CMMB联姻TD服务奥运 跨越标准的“手机电视”
6月24日,北京新岸线公司提出的T-MMB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确定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在此之前,广电总局已于2006年将CMMB定为手机电视行业标准。
6月26日,就在T-MMB成为国标的两天以后,广电总局向奥组委赠送了1000部CMMB手机终端。
7月3日,中国移动召开TD终端采购会议,与以往普通的TD-SCDMA终端不同,此次TD终端采购要求具有手机电视(CMMB)功能。
7月18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通知,宣布将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CMMB终端的入网检测工作。
CMMB与TD联姻,终以合法身份服务奥运会。此后,CMMB运营商中广移动卫星广播有限公司在全国设立了中央总公司、省子公司、地市分公司的运营体系。至此,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中,CMMB初具产业化优势。
9 通信技术成功服务科技奥运 让奥运没有界限
中国移动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几近完美的移动通信服务,在开幕式期间,中国移动网络接通率达100%,掉话率仅为0.27%。数据业务更是北京奥运的亮点,中国移动在奥运期间推出了:手机官方网站、奥运快讯、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搜索、视频监控等多项服务。
同时,原中国网通的宽带奥运也开创了奥运通信保障的新纪录:为37家境内外电视转播商提供了高清传送通道,使全球40亿观众及时收看开幕式盛况;为100多家通讯社和数以千计记者提供高速通信网络,使奥运传播方便快捷;为开幕式的指挥、安保、交通、烟花燃放点等重点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提供了高效通信网络支撑,保证了开幕式顺利进行。
通信技术成功服务科技奥运,使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愿景得以实现。
10 中国网民跃居全球第一 金融危机冲击互联网
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同时,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也跃居世界第一。我国互联网产业已逐渐走向成熟,产业规模占国家经济比重不断增大。
尽管互联网用户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趋势,但自去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于今年9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11月3日,知名视频网站六间房宣布裁员,数量达2/3以上;11月5日,搜房网全国大幅裁员超过10%。分析人士表示,视频网站、SNS社交网站、生活搜索和网页游戏,四类缺乏成功盈利模式的公司的寒冬已经到来。